這學期我仍然帶九年級語文,隨著語文教學的改革,特別是中考語文分值增加到180分,教師和學生都感到壓力很大。學生最擔心的是作文分值是否會增大,作文判分標準是否有所改變。有的學生也感到越來越迷茫,越寫越空洞,越來越不會寫作文了。特別是現(xiàn)在初中課本里所選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名人名家的,話語方式、表達方式和學生形成了隔膜,遠離了學生的生活,有的學生甚至誤以為寫父親就要像朱自清先生寫的《背影》那樣,才能得高分。我在平時批閱作文也能感覺到學生作文“千人一面,千文一面”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了。面對這種情況,我準備上一節(jié)作文公開課,想讓作文教學“回歸常識”。
為了上好這節(jié)作文課,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精心構思,制作了精美的課件。上課伊始,我問學生寫作文難不難?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難!”我說:“同學們說了實話。的確,寫作文太難了。不過,不必擔心,今天我們要上一節(jié)作文課,上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就感到寫作文不難了,這節(jié)課不是教給同學們具體的知識,而是教給同學們寫作文的方法,要化難為易?!?/p>
為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先讓兩個同學念了兩篇同題作文《暑期的快樂》的第一段,然后叫杜小艷和李艷琳兩個同學分別走上講臺,學老師的樣子點評這兩篇作文。杜小艷點評道:“我喜歡梅婷同學的作文,其中我最欣賞的有這樣幾句話,‘我覺得,向自己周圍傳播幸福,其最理想、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自己做出榜樣?!妒ソ?jīng)》里有一句教導,就是樂中思憂:哭泣的人是快樂的。’”李艷琳同學點評道:“我喜歡陳蓉蓉同學的作文,其中我最欣賞的有這樣幾句話,‘我最大的樂趣是黎明時去迎接草地的蘇醒,去感受泥土的芳香?!姨ぶ÷?,聞著野花的香味,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然后,我讓這兩個學生談自己當“小老師”的感受。我說:“同學們,當小老師的過程,就是嘗試的過程。其實,人的一生都是要不斷嘗試的,只有大膽嘗試,我們才會成功。剛才兩個同學嘗試當小老師的過程,就可以寫成一篇作文。同學們信不信?”全班學生都帶著疑惑的目光注視著我。
我不慌不忙地打開早已準備好的《人民教育》2014年15期《嘗試教育》專輯,上面刊登了六年級丁雨同學寫的一篇作文,《第一次當“小老師”》,我不但繪聲繪色地朗讀了一遍,還將中間的一段制作成課件進行了展示:
老師的這句“試一試”和同學們的掌聲好像有魔力似的,讓我下意識的站起來。羅老師立馬走到我眼前,牽著我的手把我領上了講臺。當我站上講臺,看到老師和同學們幾十雙期許的眼睛,一下子鼓起了勇氣,我慢慢把頭抬起來,說:“好,我試試吧!”又是一陣掌聲拂過耳際……
我叫馬一鳴同學朗讀了上面的文字,叫宋曉燕同學表演文中的“丁雨”,李琳玉同學表演文中的“羅老師”,要求表演的同學一是注意一定要把動作做到位,如:“站”、“走”、“牽”、“領”、“看”、“抬”、“說”等。二是注意自己細微的心理變化,如“下意識”“鼓起勇氣”等。
我說:“要想把作文寫得不空洞,就要關注事件發(fā)生的過程,就要關注細節(jié)。把過程寫出來,把細節(jié)寫出來,文章就不空洞了,就有血有肉了。丁雨同學把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生活場景生動地描述出來,就是把過程寫出來了,用準確的動詞把細節(jié)寫出來了,寫活了。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也要常常描寫人物的動作。怎樣使句子跟舞蹈演員一樣能夠動起來,讓我們享受人物優(yōu)美的舞姿呢?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解出小動作,并且用準確的動詞來描寫?!?/p>
梅婷同學是學校舞蹈隊的演員,她最擅長的就是舞蹈《天竺少女》?!短祗蒙倥肥请娨晞 段饔斡洝分幸皇鬃顬槿藗兪熘母枨?。浪漫、唯美、動人的印度音樂,特點鮮明,器樂獨特,特色濃郁,具有強烈的韻律感,很受同學們的喜歡。
梅婷同學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跳了一段《天竺少女》,其他同學認真觀察(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不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記住動作,看誰寫得好。所有的同學都迅速動起來,一個比一個寫的認真,一個比一個寫的精彩。
請欣賞馬一鳴同學寫的小練筆:
隨著輕輕的音樂響起,梅婷背對著觀眾。纖細的雙手緩緩合并,舉過頭頂,梅婷的左腿動著,她溫柔的旋轉,漸漸地,旋轉速度開始加快,力度開始加強,腳尖輕輕點地,左手指尖柔韌的蠕動著,一陣一陣通過手臂,波浪形彎曲,柔軟的舞動,如水蛇游動,似風吹過的海面,掀起溫柔甜美的波浪。
隨著音樂的流淌,她旋轉著,慢慢面向觀眾,那柔美的腰肢,靈活的手指,輕盈的雙手,修長的雙腿,閃動飄逸,一切都是那樣的柔美,那雙水靈靈的眼睛,時而嬌媚,時而靈動,閃爍迷人。
手像七彩鳥,一會兒“伸頸”,一會兒“輕啄”,那是多么瑰麗的美!一幅畫瞬間被上了色,所有的感情在交織,在融合,在升華,神秘幽遠,飛揚穿越,炫目的光芒瞬間籠罩了整個舞臺(講臺)。
亦真亦假,似實似虛,張揚的活力在詮釋,舞者把整個舞臺和所有的觀眾帶入美的世界。沉醉,陷入,和夢一起飛翔,和美一起飛翔!
馬一鳴同學用準確的動詞寫出了舞蹈的過程,加上豐富的想象,運用了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出了舞蹈給我們帶來的美感。
其他同學都做了展示,同學之間進行互相點評。接著,語文科代表李娜進行了課堂小結:
“其實,作文并不難,一次課堂提問,一次大清潔,老師的一次表揚,媽媽煮的一碗可口面條,甚至一場小雨,一次大雪,都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每一天都是一首詩!”
最后,我小結到:“關注過程,就是關注細節(jié);細節(jié)就是文章綻放的花朵!只有這支美麗的花朵綻放了,文章就會結出飽滿的果實,文章內容就不會顯得空洞了,同學們寫作文就再也感到不難了?!?/p>
果然,在學完第一單元(詩歌)后,進行了單元測試,作文題目是《每天都是一首詩》,所有學生的作文都有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喬樹芳同學的作文構思巧妙,內容充實,用了四個小標題,“詩·首聯(lián)·晨誦”、“詩·頷聯(lián)·大課間”、“詩·頸聯(lián)·午讀”、“詩·尾聯(lián)·暮省”,寫了推廣新教育實驗以來自己學習生活的改變,結尾還不忘點出主題,升華主旨,“晨誦,就是一首燦爛的詩;大課間,就是一首舞動的詩;午讀,就是一首輕盈的詩;暮省,就是一首恬靜的詩。但我們的生活,每天都是一首平仄、押韻、粘對最嚴格的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