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照
近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下,慶陽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弘揚傳承南梁精神”主題,打造慶陽“紅色學府”目標,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載體,豐富教學形式,突出抓好“南梁精神”宣傳教育,逐步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南梁精神”黨校宣傳教育模式。
一、堅持把“南梁精神”作為獨有的紅色資源,做到“三個結合”,不斷堅定信仰信念。突出“黨校是政治機關”的政治定位,深入研究挖掘“南梁精神”的時代內涵,努力實現(xiàn)“三個結合”,即:把“南梁精神”學習宣傳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相結合,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相結合,認真開展學習型校園和政治型班子建設,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把黨校姓黨作為最根本的政治品質和最閃亮的政治本色貫穿工作始終,堅持一切教學活動、一切科研活動、一切辦學活動都堅持黨性原則、遵循黨的政治路線,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不斷嚴肅政治生活,嚴明政治紀律,嚴格政治規(guī)矩,全校上下黨校姓黨的政治信念不斷堅定,在黨言黨的政治意識不斷增強。
二、堅持把“南梁精神”作為理論教育的重要內容,抓好三個環(huán)節(jié),不斷完善教學體系。以《中國共產(chǎn)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為遵循,啟動實施“教學科研提升”活動,建立了“精品課程”“經(jīng)典案例”“實地體驗”三大資源庫,打造紅色教育品牌,擴大紅色教育效應,唱響紅色主旋律。認真落實教案審查、集體備課、課前試講、課后評議等制度,充分運用研討式教學、案例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情景模擬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方式,全力打造“過關課、優(yōu)質課、精品課”。開設《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歷程及歷史地位》《南梁精神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啟示》《弘揚南梁精神、加強黨的建設》《弘揚南梁精神、踐行群眾路線》《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統(tǒng)戰(zhàn)工作及經(jīng)驗啟示》五個教學主題作為支撐,全面深刻闡釋、解讀“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的南梁精神內涵,極大激發(fā)了學員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融合,最大限度的融革命精神于工作實踐、思想實際、生活現(xiàn)狀,真正實現(xiàn)了“南梁精神”入腦入心的宣教目的。
三、堅持把“南梁精神”作為黨性教育的重要主題,開展三項活動,不斷創(chuàng)新實踐載體。充分發(fā)揮慶陽革命老區(qū)的紅色資源優(yōu)勢,組織培訓學員開展南梁現(xiàn)場教學、紅色拓展訓練、校內主題實踐三項活動,錘煉學員黨性意識。依托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寨子灣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軍委舊址、抗大七分校舊址、南梁革命紀念館、軍民大生產(chǎn)紀念館、列寧小學、南梁紅色旅游小鎮(zhèn)、馬錫五審判方式陳列館等12處紅色教育基地,每年組織教職工和培訓學員赴南梁干部學院開展為期2-3天的現(xiàn)場教學,開展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瞻仰遺址、聆聽講解、理論教學、主題研討、紅歌會等環(huán)節(jié)教學,使廣大學員經(jīng)受革命精神的感染和洗禮。每期培訓班組織開展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紀律意識,培育優(yōu)良作風,鍛造過硬素質”為主題的紅色拓展訓練,作為入學教育第一課,受到學員歡迎。在校內組織學員圍繞“弘揚南梁精神”主題,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紀念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開展演講賽、詩文朗誦會、紅色故事會、學員論壇、學員講壇等黨性錘煉活動,呈現(xiàn)出期期有特色,次次有亮點的良好效果。
四、堅持把“南梁精神”宣傳教育作為常抓不懈的主要工作,苦練三項內功,不斷拓展教育實效。圍繞“南梁精神”宣傳教育,不斷提升教學人員科研授課、撰寫文章、服務基層三項基本能力,不斷優(yōu)化師資結構,強化人才基礎支撐。以中央、省委黨校(行政學院)為主渠道,選拔青年骨干教師走出去學;邀請中央、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專家教授授課,傳經(jīng)送寶;邀請市委常委會班子成員授課,釋疑解惑;校級領導班子帶頭授課,人人有專題,個個上講堂,激發(fā)了教師隊伍活力。組建了以正、副教授、講師為主體的教學團隊,形成了老中青結合、專業(yè)搭配合理的師資隊伍,積極參加全市宣講,接受南梁干部學院聘請承擔專題授課,面向市內外、省內外廣大干部職工開展“南梁精神”專題教育,近3年宣講黨員干部、主體班學員1.2萬人次,基本形成了“南梁精神”宣傳教育的黨校模式,初步形成以理論教育、黨性教育、主題活動、宣講授課為基本內容的宣教格局,擴大了南梁紅色品牌的影響力、提升了南梁革命精神的知名度。教學情景劇、學員黨性實踐活動被《人民網(wǎng)》《學習強國》等中央、省市媒體宣傳報道。
五、堅持把“南梁精神”作為科研提質的永恒課題,落實“三個一百”規(guī)劃,不斷深化專題研究。成立“南梁精神”課題研究組,提出了“一人一專題、一課一精品,一室一新法”的具體要求,建立了與市委黨史辦,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隴東學院南梁精神研究中心,南梁干部學院的協(xié)作網(wǎng)絡,掛牌成立了蘭州大學教學科研基地,與中國氣象局黨校甘肅分校達成了共建協(xié)議。持續(xù)加強對南梁革命歷史、寶貴的精神文化資源,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革命先輩浴血播火奮斗足跡和感人事跡的發(fā)掘研究,制定完善打造100個紅色教學點、培養(yǎng)100個紅色教學人員、挖掘整理100個革命英烈故事的“三個一百”的紅色教學規(guī)劃。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省內外學術征文、研討交流、課題立項、調查研究21人次,省內外公開發(fā)表“南梁精神”專題論文25篇,《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黨的群眾工作研究》課題獲批國家級立項。通過研討交流,不斷深化認識,提高認知,為更好地弘揚、宣傳“南梁精神”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六、堅持把“南梁精神”作為永續(xù)傳承的紅色血脈,采取三項措施,不斷強化責任擔當。充分發(fā)揮“南梁精神”教育激勵、鼓舞感召作用,以“南梁精神”凝心鑄魂,采取“打造堅強戰(zhàn)斗堡壘、鍛造優(yōu)秀黨員干部隊伍、塑造優(yōu)良干部作風”三項措施,持續(xù)提升組織建設水平。嚴格落實校委會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健全完善了校委會議事規(guī)則,制定實施了校長辦公會制度、領導班子聯(lián)系點制度、班子成員AB崗制度、職工集體學習制度和駐村人員定期述職制度,修訂完善了參公、專技、事業(yè)管理、工勤崗位考核辦法,推行了校委會審定事項責任清單制度、職工工作日志制度、工作紀律隨機抽查制度,強化了制度約束。認真踐行“兩學一做”“四講四有”要求,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 “文明安全衛(wèi)生提升”行動,進一步嚴明校紀校規(guī),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嚴肅講壇論壇紀律,端正校風師風,教職員工牢記主業(yè)主責,隊伍活力不斷增強,促進了干部教育培訓質量和水平的提升,為全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作者單位:中共慶陽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