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我是筑路者(路長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fā)現(xiàn)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銀西高鐵很快開通運營了,這是慶陽老區(qū)人民的喜事和大事。身為慶陽人,此時此刻既喜悅又欣慰。喜悅的是,我有幸全程參與了工程的設計與建設,力所能及地為家鄉(xiāng)發(fā)展盡了一點微薄之力;欣慰的是,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通到了家門口,鋼鐵動脈終于延展到了這片黃土地,家鄉(xiāng)人民期盼了幾十年的夙愿終于實現(xiàn)了。

我出生在慶陽,十八歲之前,沒見過鐵路,更談不上坐火車。對于火車的概念,都是從別人的講述里聽到的,我甚至想象不出書里常提到的火車站的“月臺”是個什么樣子。那個時候,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坐汽車都是奢望,第一次出遠門是去蘭州上學,長途汽車跑了兩天才到達。

記得八年前,我在一篇隨筆中寫道:我從事鐵路設計工作二十多年,一直有個心愿,就是能夠有機會為家鄉(xiāng)設計一條鐵路。早年參與設計的寶中鐵路(寶雞至中衛(wèi))通過平涼,結束了隴東沒有鐵路的歷史;西平鐵路(西安至平涼),通過寧縣的長慶橋,標志著慶陽有了鐵路。正在規(guī)劃中的銀西高鐵,如果順利的話,將在兩年內開工,五至八年建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家鄉(xiāng)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我的愿望也在一步步實現(xiàn)。

銀西高鐵建設經歷了前期的勘探勘察、設計論證、方案比選,多專業(yè)多工種艱苦漫長的施工,到后期的聯(lián)調聯(lián)試、靜態(tài)動態(tài)驗收、安全評估等過程。施工高峰時全線聚集鐵路建設者數萬人。在銀西高鐵建設期間,我沿鐵路線往返多次,深入了解了慶陽的風物、河流、山川、物產,對慶陽七縣一區(qū)有了全新的認識,我常常會有意無意地給同事推介宣傳慶陽,給別人介紹與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差不多同時期開鑿的北石窟,介紹紅色旅游景區(qū)南梁革命紀念館,講述長慶油田與慶陽的歷史淵源,甚至費很大的氣力解釋西峰、慶陽、慶城這幾個地名的關系和演變過程……

銀西高鐵上閣村隧道處于董志塬國內外罕見的極強濕陷性深厚富水黃土地質帶,地質結構極其復雜,隧道正洞內涌水量大,圍巖強度低,圍巖穩(wěn)定性差,存在沉降、變形、開裂、塌方等風險,被稱為“最難險鐵路黃土隧道工程”。鐵路建設者們采用科學有效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和輔助技術措施,在隧道施工中采用帷幕注漿、地表降水、地表注漿等方法施工,破解了濕陷性黃土和松軟黃土地層隧道開挖中防排水、地表開裂、沉降、溜塌、掉塊、初支變形等技術難題,確保工程施工安全穩(wěn)步推進。歷經3年半艱苦努力,2020年6月27日隧道貫通。

受疫情影響,被迫停工數月,恢復施工后,通過增加隊伍、加班加點日夜奮戰(zhàn),保證了工期。期間艱辛和波折,一語難盡。不管怎么說,凝結了鐵路人和沿線廣大群眾智慧、汗水的高標準鐵路完美呈現(xiàn)給家鄉(xiāng)人民,真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兒。

編輯:吳樹權責任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
看一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成人毛片在线视频,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四虎成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