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難免會遇到學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一切從尊重學生出發(fā)去考慮問題,因勢利導,以真誠的幫助打動他們,贏得師生之間的信任,才能使他們產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動性,促使他們健康成長?!皢栴}解決取向”強調學生依靠自身的正向經驗來解決自我問題,用階段化的目標促進問題向積極性改變。只有通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并進行正向意義的導引和建構,并與環(huán)境進行互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一、案例問題
C同學是一個新轉來的小男生。他內向、靦腆,在課堂上會很認真聽講,但很少回答問題,與老師目光接觸時也會畏縮躲閃。在與同學交往中,會特別珍惜自己的好朋友,但同時比較敏感脆弱,會因為一兩句話的矛盾而委屈落淚。在學習上因為習慣被動學習,有許多地方掌握地不扎實。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我感受到了家長對孩子殷切的期望,以及孩子是否能夠融入新班級的擔心。作為孩子的主班老師和英語老師,我特別希望孩子能夠盡快融入班級,順利過渡到新集體。其實,C同學身上的問題很多都是轉學生的共性問題。很多轉學生因為對于環(huán)境的陌生,對于老師、同學缺乏了解,在新的環(huán)境中容易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很難找到自己在新班級的定位,因此很難融入班級中。因此解決C同學的問題,對于今后解決其他轉學生的問題具有借鑒意義。
要解決問題,就要還原本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同構他的生活,全方位了解他的心理動向,治“根”方 能見“葉”。C同學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適應問題。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只有主動創(chuàng)造機會,使C同學快速地了解新環(huán)境、新同學、新老師,才能夠更順利地融入其中。另一個問題是人際交往問題。對于C同學來說,因為性格原因,不善于結交陌生朋友,熟悉新環(huán)境,因此需要讓他在新集體中快速找到一兩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才能真正在新環(huán)境中更加自在的成長。第三個問題是學業(yè)上的問題。C同學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這邊的課程,導致有一門課完全沒有學過,在學習上難免會吃力,因此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學習規(guī)劃、補上落下的課程才是增強學習自信心的關鍵,這也是在解決完適應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后的重中之重。
二、解決策略
“問題解決取向”理念認為,意義并非由外在世界所引起,而是個體與經驗的交互建構,并透過本身的經驗對外在世界的解釋而形成的。因此,學生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動個體,只有通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并進行正向意義的導引和建構,并與環(huán)境進行互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挖掘自身資源和能力來尋找問題解決的途徑,并獲得持續(xù)性的成功經驗,學生就會越來越自信。
(一)溝通談心,全方位了解學生
為了增進C同學對于班級的了解,在正式來學校之前,我通過微信主動和他溝通,對于孩子所擔心的交不上朋友,課程跟不上等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通過提前對話,我對孩子的性格、生活習慣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同時對于自己接下來的工作重心有了更加明確的把握??梢钥吹贸鰜?,C同學對于新的班級充滿了好奇心,但同時隱隱透露出自己的擔心。于是我將班上每一個同學對他進行了介紹,C同學發(fā)現自己和他們有很多共同點,于是慢慢放松了下來。隨后,我了解了C同學之前的學習情況,肯定了C同學養(yǎng)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邀請他將自己的預習、復習習慣和同學們進行分享交流。同時,我還和C同學家長進行了面談。見面后,我跟家長聊了大概有一個多小時,從孩子的學習習慣到學習態(tài)度,從學習的基礎到學習的現狀,從孩子的性格到孩子的家庭,我對孩子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吹贸?,孩子母親對于孩子還是抱有很大的期望,會無意識的給C同學增加很多心理壓力,導致C同學對很多事情不自信,總是依靠外界的聲音來做判斷。因此,我從科學的角度將三年級學生的特點對家長進行了介紹,希望家長能夠給予他更多的關懷和信任,放手讓孩子自主成長,避免將過多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家訪過后,隨著家長心態(tài)的調整,孩子逐漸嘗試打開自己,有時會通過微信透露自己目前生活學習上遇到的困惑,通過一來一往的交流,孩子對于新班級充滿了期待和信心。只有通過與學生及家長間溝通交流,進行問題聚焦,我們才能透析學生問題的關鍵,家庭、心理、方法……以這些問題作為解決的焦點,引導學生情緒發(fā)泄,進而建構積極意義,方能成為問題的解決者。
(二)積極引導,創(chuàng)造溫馨班級氛圍
新學期開始的第一天,C同學早早地來到了學校,我讓孩子承擔起了收作業(yè)這樣一項任務。通過收作業(yè),C同學很自然的和班上的每一位同學相互接觸,同學們也對這位新同學產生了很自然的好奇心。開學的第一課,C同學通過中英雙語的自我介紹成功吸引到很多同學的注意,下課之后都圍過來交流。隨后,在“班級小主人”競選中,我鼓勵C同學積極參與,他也成功認領到了“圖書管理員”這份工作,孩子對于自己的工作很上心,每天都會至少整理兩次圖書角,為班級實實在在做貢獻,同學們自然而然很喜歡他。與此同時,我給C同學安排了性格活潑開朗,與C同學有共同話題的同桌,通過同桌C同學迅速結交到了班上的同學,也對學校生活更加熟悉。在隨后值日工作的安排中,C同學主動舉手,想要擔任值日組長,我知道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成功融入到了這個集體中,并且通過為班級做貢獻的方式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給予信任,共鳴共情,孩子就會向你敞開心懷,順暢溝通,慢慢地重塑心態(tài)。C同學從原來的膽小害怕,開始變得愛笑樂觀,也更有了向上的精神與動力。在學生問題上,只要找對了癥結,問題便會逐漸迎刃而解,需要的只是一個個小的契機。
(三)循序漸進,制定學業(yè)提升計劃
在解決了增進了解,融入班級這兩個問題后,接下來就是幫助C同學解決學習上的問題。C同學之前沒有接觸過某一英語課程,在這一方面有所滯后,因此我利用每周課后延時兩節(jié)課的時間,將所有的教學任務分課時、分階段進行一對一教學。另一方面在班級成立互助小組,請班上和他關系好的同學來幫助他查漏補缺。C同學學習能力很強,學知識特別快,慢慢地就補上了之前的內容,有時在課堂上還能搶答。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在班級點名表揚,并提議學生大聲鼓掌來鼓勵他,讓他通過這種方式找回自信。在之后的學習中,C同學將這份溫暖與善意帶給了身邊的同學和老師,樂于助人,關心集體,C同學在這個集體中越來越游刃有余。家庭的溫暖、老師的信任,同學的肯定,再加上自我的激勵,C同學的成績穩(wěn)步上升,行為習慣也變得越來越好。
三、案例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待學生的自尊心,要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那樣小心?!泵鎸W生的問題,老師需要冷靜思考,誠心尊重,耐心疏導,“以毒攻毒”只會使師生之間產生對抗,從而使工作更加難做。一旦學生渴望尊重的需求得到滿足,他們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改變面貌。
通過C同學的案例,我發(fā)現學生的主動解決能力是在磨合中推進的。老師只有將關注點放在學生問題的解決和行為的改變上,從小的改變做起,以逐步的分階段目標建立學生構建解決問題的信心,然后藉由這種信心和成就促使學生解決更困難的問題,就能最終達到系統(tǒng)的平衡。通過溝通談心,積極引導,以及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提升計劃,C同學慢慢在新環(huán)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觀,在課程學習中找到了自信,在與同學相處中找到了歸屬感。因此,面對轉學生,首先應該通過溝通交流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通過鼓勵引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以及通過科學規(guī)劃使孩子的學業(yè)水平穩(wěn)步提升。信任和理解才能真正溝通學生的心靈,帶領他們走出迷茫。用尊重去喚起信任,幫助他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我們就能夠幫助學生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適當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從而創(chuàng)造出促成其成長的環(huán)境和助力。
作者簡介:
董婷,女,研究生學歷,北京師范大學慶陽實驗學校英語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