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社會
【點亮美好教育·尋找美麗園丁(教師篇)】 趙正明: 微光如炬 守護希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fā)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劉英娟)扎根鄉(xiāng)村教育34年來,他始終堅守教育初心,守望教育夢想,用愛心澆灌桃李,為鄉(xiāng)村孩子撐起一片天空,他就是慶城縣太白梁鄉(xiāng)吳家岔小學的教師趙正明。

走進慶城縣太白梁鄉(xiāng)吳家岔小學,溫馨整潔的校園相對少了些許熱鬧。一間教室里,趙正明正在給三年級的學生上數學課,雖然班上只有3名學生,但他依然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認真上好課。

趙正明今年54歲,1990年從慶陽師范畢業(yè),懷揣著對教育的滿腔熱情,成為一名小學教師,這一干就是34年。

賈山小學是趙正明職業(yè)生涯的起點,回想起初為人師,剛來到賈山小學的情景,趙正明依然歷歷在目,“當時的賈山小學沒有教室,學生上課是用村里廢棄的磨坊改建而成的。每逢天陰下雨,常常是天上下大雨,教室下小雨;冬天,北風呼嘯而來,教室四面透風,孩子們冷得瑟瑟發(fā)抖……”。

趙正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他利用課余時間,一邊修補校舍,一邊找村委會和縣、鄉(xiāng)主管部門,爭取資金,商議維修校舍事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趙正明不懈的努力下,1994年暑假,縣教育局決定動工修建新校舍。

為了趕工期,在施工的一個多月里,趙正明吃住在工地,白天義務幫工隊搬卸木料和磚塊,晚上堅持住校看管料場,幾天下來,手指頭全被磨起了血泡。雖然苦點累點,但想到孩子們很快就會有寬敞明亮的新教室,他就毫無怨言地堅持著。

當年秋季開學時,賈山小學面貌煥然一新,兩排嶄新的磚木結構平房建成了,孩子們歡呼雀躍地奔進新教室,趙正明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多年來,趙正明把他的一腔熱血和汗水全部灑在了教育事業(yè)上,無暇照顧家里,繁重的家務全部落在了妻子一個人身上。由于常年的田間耕作和操持家務,妻子積勞成疾。2013年因結腸癌晚期治療無效去世?!岸嗄陙恚覜]有因為家里的事情耽誤過學生一節(jié)課,妻子也沒有因為這些事埋怨過我,她走后,我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學中,以此來彌補心里的傷痛?!壁w正明說。

如果說學校是一塊人才沃土,那么趙正明便是這塊土地上的辛勤耕耘者。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他始終保持著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和追求。積極探索參與式互動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做到學用結合、有的放矢。在課堂上,他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的時間和空間,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概括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趙老師性格很好,他也非常善良,我們不會的題趙老師會給我們提示一下,我們答出來趙老師會鼓勵我們?!睉c城縣太白梁鄉(xiāng)吳家岔小學學生申婭彤說。

近年來,隨著農村人口流失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昔日的賈山小學已被撤并,現在的吳家岔小學學生越來越少,且以留守兒童居多。為了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趙正明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總要及時家訪,多年來,他把學生像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照顧。“我爸爸媽媽不在家,一到冬天下雪,我家里的坡很滑,趙老師會把我接到學校,下午會把我送回家?!睉c城縣太白梁鄉(xiāng)吳家岔小學學生柳艷芳地說。 

為了破解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趙正明在擔任校長期間,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努力做好教師的“領頭雁”,關注教師與教育環(huán)境的發(fā)展,他從不吝嗇把經驗分享給同事,帶領大家一起成長。

“作為同事,趙老師很熱心,不管是生活、工作上面對我來說都有很大的幫助,經常帶領我們一起磨課,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還告訴我們要將課堂還給學生?!睉c城縣太白梁鄉(xiāng)吳家岔小學教師李杰說。

從教34年,趙正明在實踐中鍛煉發(fā)展各項能力,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師”、甘肅省“園丁獎”、慶陽市“教學名師”“優(yōu)秀教師”“燭光獎”、慶城縣“優(yōu)秀教師”“模范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擇一事忠一生,趙正明表示,農村孩子的天空也需要被照亮,而他愿意成為孩子前行的微光,繼續(xù)堅守在鄉(xiāng)村教師的工作崗位上,讓更多的鄉(xiāng)村孩子走出大山。

編輯:姜大捷責任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
看一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成人毛片在线视频,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四虎成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