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東報數(shù)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感恩銘記 積石新貌|國網(wǎng)臨夏供電公司:讓黨旗飄揚在積石山重建一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fā)現(xiàn)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以來,國網(wǎng)臨夏供電公司持續(xù)深化“旗幟領航光明隴原”黨建品牌創(chuàng)建工作,積極打造“積石山下光明先鋒”黨建品牌,廣大黨員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零距離、心貼心,解難題、辦實事,始終讓黨旗飄揚在重建一線。

“我是黨員我先上。”面對災后重建,“光明先鋒”挺身而出,他們的足跡遍布積石山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用實際行動當好電力先行官,架起黨群連心橋。

旗幟領航注入強勁“紅色動能”

今年3月10日,積石山災后電網(wǎng)恢復重建率先開工,公司黨委發(fā)起“打造紅色堡壘、助力災后重建”的號召,為災后電網(wǎng)恢復重建注入強勁的“紅色動能”。提前15天完成集中安置點配套電網(wǎng)建設項目并投運通電,為群眾搬遷工作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紅色堡壘誰來做、做什么、怎么做?公司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tǒng),成立了積石山災后重建臨時黨支部,把災后重建作為建強紅色堡壘的“主戰(zhàn)場”,作為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fā)揮的“試金石”,形成“黨委抓總、專業(yè)主建、支部主戰(zhàn)”的工作格局。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公司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依托組建的8個光明驛站為載體,策劃黨員身邊無違章等主題活動。結合災后重建實際,制定“光明先鋒”攻堅項目,黨員任負責人,團員青年為組員,共同攻堅重建中遇到的難題。每月評定5名災后重建光明先鋒,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不斷激發(fā)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底色鮮明打造“光明先鋒”品牌

走進黃河之畔的積石山縣,一棟棟干凈整潔、寬敞明亮的住宅樓矗立在秀美山川之間,煥發(fā)出蓬勃生機。近日,保安族群眾馬陽帥一家6口人搬入劉集鄉(xiāng)高李村125平方米的新居。新居寬敞明亮,溫馨的氛圍撲面而來。

在毗鄰劉集鄉(xiāng)高李村的大河家鎮(zhèn)中心街道,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傳承人馬尕主麻的工坊恢復運轉,隱隱火光中,“千錘百煉”的保安腰刀再次升騰,為新生活按下了“重啟鍵”。

該公司聚焦災后重建實際,緊緊圍繞“全力保障安全供電、用心提供優(yōu)質服務、積極開展志愿服務”三大主題,通過“黨員責任區(qū)”“黨員示范崗”在積石山縣策劃開展多項志愿服務。以廣大黨員、團員為主的“光明先鋒”在積石山電力保障服務中亮身份、作表率,成為災后重建一線的先鋒力量、為民服務的金字招牌、展示隴電鐵軍風采的響亮品牌。

善小而為盡顯擔當“真情懷”

該公司把“國之大者”與“民之關切”結合起來,“黃河之濱”志愿者服務隊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為積石山群眾美好生活提供堅強保障。

群眾的需求是“黃河之濱”志愿者服務隊努力的方向。隊員們除做好日常業(yè)務、應急搶修等基本服務外,還為積石山居民、企業(yè)、學校、醫(yī)院提供親情服務,從點滴小事做起,凝聚起一股讓人信服的正能量。

服務搬遷戶,點亮新希望。災后重建以來,隊員們深入走訪受災群眾,編制《積石山災后重建志愿服務清冊》,重點關注受災嚴重的困難家庭,形成“一對一”專線聯(lián)絡機制,通過定期走訪,幫助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這些受災的特殊群體辦實事、解難題。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300多天的時間,從去年冬天低溫下的搶修復電,到今年夏季高溫下的電網(wǎng)重建,再到秋季通電搬遷新居,“積石成山”的決心毫不動搖,“風雨興焉”的愿景未曾停歇。(通訊員 楊學明)

編輯:姜大捷責任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
看一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成人毛片在线视频,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四虎成人免费视频